首页 >  资讯 >  详情

江苏东台盐碱地油菜亩产323.87公斤创高产新纪录

2023-07-27 17:45:07来源:经济日报

□ 过去盐碱地治理主要以改良土壤为主,面对盐碱地生态保护和综合利用的新形势新要求,种植油菜“中油杂501”新品种实现了从治理盐碱地来适应作物生长向选育耐盐碱作物的转变。

□ 据测算,我国拥有各类可利用盐碱地资源5亿多亩,其中具有农业利用前景的盐碱地总面积1.85亿亩,1亿亩以上盐碱地可供扩种油菜。

盐碱地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一度被视为土壤的顽疾、贫瘠的代表。当土地含盐量超过6‰时,作物出苗率将低于50%,产量将减少90%。为利用好盐碱地,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各种尝试和探索。我国也在不断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


【资料图】

7月20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沿海的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承包田地的种植大户张绿林高兴地说,这里是200亩典型轻度盐碱滩涂地,种的是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机收实产每亩达323.87公斤,刷新了全国盐碱地油菜高产纪录。亩产油量约163.17公斤,比本地油菜平均亩产油量增加82.7%。除了产量高,新品种油菜籽的含油率也从过去的40%左右提高到50%。

油菜是一种比较耐盐的作物,被视为改良盐碱地的先锋作物。我国是油料生产和消费大国,同时也是进口大国,食用油对外依赖度达70%左右。据测算,我国拥有各类可利用盐碱地资源5亿多亩,其中具有农业利用前景的盐碱地总面积1.85亿亩,1亿亩以上盐碱地可供扩种油菜。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洁夫介绍,过去盐碱地治理主要以改良土壤为主,面对盐碱地生态保护和综合利用的新形势新要求,这次“中油杂501”新品种实现了从治理盐碱地来适应作物生长向选育耐盐碱作物的转变,克服了盐碱地出苗难、经济产量低、机械化难度大等关键问题。

专家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与多家研究机构联合研制的“油菜耐盐碱高产高油技术模式”,集成了耐盐碱高产高油品种、机械化联合精量播种、密植抗盐栽培、油菜全营养缓释专用肥、绿色综合防控和机械收获等技术,目前该模式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新品种油菜具有很强的耐密植和土壤改良作用等特点,普通油菜每亩种植2万株左右,新品种的种植密度可达到每亩6万株。种植油菜后土壤盐含量降至约1‰,是周边冬闲区盐含量的50%左右。”东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栽站站长杨玉萍介绍,东台有85公里海岸线以及沿海广阔的滩涂盐碱地,未来都可以成为油菜种植沃土。

有专家表示,以我国当前油菜平均每亩单产140.3公斤、含油量44%计算,油菜新品种推广将年增加菜籽油供给约617万吨,使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14个百分点左右,对推进盐碱地生态修复与农业绿色循环发展、保障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扩大油料产能是降低进口依赖、提高油料自给率、保障居民油料消费的根本途径,盐碱地作为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战略资源,其可利用挖掘的潜力巨大。”张洁夫说。(经济日报记者 蒋波)

关键词: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