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详情

今日热门!北大教授王青松:携妻遁入深山,11年花光350万积蓄,如今怎样?

2023-05-15 17:34:23来源:猫史天下

2000年,北大教师王青松带着妻子张梅前往深山隐居,离开文化底蕴深厚的未名湖畔,夫妇蛰伏到了山野荒村之中。消息一出,他们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在上个世纪,北大老师无疑是国内最顶尖的人才。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培养出了这样的人才。而今,王青松却选择一走了之,这简直便是对自己、对社会的不负责。

实际上,王青松的出走是有原因的。在他心里,他总觉得如今的世界过于污浊。1979年,王青松从河南考入北大。在那个年代,大学生都是天之骄子。满怀憧憬,他来到了燕园。四年里,他与书籍为伴,孜孜不倦地学习着,读书是王青松最大的爱好。在生活中,他沉闷内敛,不愿和人多做交流。一谈起文学、历史,他则津津乐道,话语不断。

1983年,王青松考取了北大法律系硕士。在这三年时光中,他专心研究,颇有成就。毕业那年,他顺利留校任教。彼时,他是个不折不扣的青年人才。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幽默的谈吐,他吸引了一批女孩。那个时候,他衣着整齐,西装革履。讲课之时,他语气镇定,一板一眼,很有学者的气息。


【资料图】

可是,在北大任教的日子并没有让他感到快乐。身为学者,他自然要钻研学问。在教了几年书后,他报考了北大知名教授汤一介的博士。有着不错的水平,在笔试、面试中,王青松都是第一名。可惜,汤一介教授却委婉地拒绝了他。在哲学领域,大师们更看重天赋,王青松思想固执,做事执着,显然缺乏突破性思维。

无奈之下,王青松第二年又报考了法政博士,并被顺利录取。一边读着博士,一边办起了养生班。在同学眼里,他逐渐变得有些“不务正业”,堂堂一个博士,居然迷信中医、气功、养生。毫无疑问,他在学术的道路上遭到了不少嘲讽。

读博的日子是艰难的,王青松遭遇了许多困难。长期以来,他的知识体系并不完整,思想也不够灵活。进行复杂深入的研究时,他难以集中注意力。渐渐地,更是偏离了最初的方向,学校、导师都没有过多关注。1994年,在和妻子张梅结婚后,他将全部精力放在了课外养生班上。正是这段光景,他对淳朴自然的农家生活产生了兴趣。

在城市里,人与人的关系是复杂的。执着于名利地位,每个人都活得很累。看空一切以后,王青松决定隐居起来。1998年,他和妻子在河北包下了北京和河北交界处的一片山头,又拿出了所有积蓄,在那里开辟了世外桃园,种菜、挑粪、养牛、喂猪,夫妇二人俨然成为了普通农民。不过,为了避免外人打扰,他们又搬到了深山之中。

2000年,王青松和妻子张梅主动向北大提交了辞职信。在一众师友的劝阻下,他们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燕园。脱下西装,穿上拖鞋,背起锄头,在田野里快乐地生活着。在山地里,他们开垦了数百亩地,玉米、高粱、小米、大麦、这些应有尽有。在其旁边,则种植了桃树、杏树和枣树等。为了解决肉食,夫妇二人圈养了三头猪、数十头黄牛,还有300多头黑山羊。

在隐居的日子里,夫妇也生下了一个儿子。一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得悠闲自得。可是,王青松和张梅却发现儿子出现了异常。在他们眼里,社会是复杂的。所以,二人亲自指导儿子学习,“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传统儒家读物,成为了唯一的教材。

2011年,7岁的儿子在家中上课,妻子张梅还买来了人教版教材。上午的时候,母亲教他语文、数学和英语。下午时分,儿子则要去放羊。对于自己的教育,张梅颇为自信。在自己的细心培育下,儿子的学习效率很高,他肯定比同龄人优秀许多。

不过,某一天儿子却突然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妈妈,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在这一霎那,王青松夫妇突然醒悟了过来。他们不喜欢这个世界,可这并非儿子的意愿。生活在阳光下,谁不想要出去看看?于是,王青松带着妻儿又回到了城市。幸运的是,他和张梅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他们逐渐融入到了现代社会。而今,王青松的孩子也要参加高考了。他们一家的生活逐渐正常起来。多年之后,提起那段“桃花源”般的日子,夫妇二人的表情颇为复杂。

关键词:

[ 相关文章 ]